石英砂产业:从资源优势到创新驱动的发展蜕变

在现代工业体系中,石英砂作为一种基础且关键的矿物原料,正经历着从依赖资源禀赋到凭借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刻变革。其应用广泛,涵盖玻璃制造、建筑材料、电子信息、光伏能源等多个重要领域,对推动各行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以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为例,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石英资源,水晶储量约 30 万吨,占全国 70% 以上,硅含量高达 99.99%,存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,被誉为 “世界水晶之都”。凭借这一资源优势,东海县大力发展硅材料特色产业,构建起国内以石英为主、门类最全、规模最大的硅产业集群,集聚了全国 85% 的石英材料生产企业,拥有 600 多家硅工业企业。
早期,东海县的硅产业主要依赖资源初加工,发展模式较为粗放。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需求,当地积极探索转型之路。在政策引导下,东海县坚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创新优势,推动硅产业从简单的连熔法拉制石英管,逐步涉足电光源、光伏领域,并最终进军半导体行业。期间,当地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。如太平洋石英自主研发出高纯石英砂提纯技术,成为全球第三家掌握高纯石英砂量产技术的企业,其超纯石英砂纯度可达 99.999%,成功打破欧美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垄断,进入国际供应链体系。
不仅在资源富集地,整个石英砂产业都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蓬勃发展。在半导体领域,先进制程对石英制品(如坩埚、环件)的需求激增,推动超纯石英砂(纯度通常≥99.998%)产业快速发展。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构与新能源革命叠加,促使超纯石英砂产业面临供需格局重构与技术迭代升级的双重挑战。一方面,高品位石英矿资源分布集中且储量有限,主要集中于美国斯普鲁斯派恩、挪威德拉门及中国江西、安徽等地,资源获取难度加大;另一方面,将天然石英砂提纯至 ppm 级杂质控制水平依赖复杂工艺,技术门槛高。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,如石英股份、凯盛科技等在突破 4N8(99.998%)纯度方面取得进展,但在高端石英舟、坩埚市场份额仍不足 20%,海外巨头美国矽比科、德国贺利氏凭借专利壁垒在电子级石英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
为应对这些挑战,产业界积极探索技术转化方向。在合成石英砂方面,化学气相沉积(CVD)法合成高纯石英技术逐步走向产业化,国内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中试线;提纯工艺上,等离子体炬熔炼、酸洗 - 焙烧联合工艺等不断涌现,结合人工智能优化提纯参数,提升良品率;材料复合化方面,石英陶瓷与碳化硅(SiC)涂层结合,开发出适用于第三代半导体的耐高温、抗腐蚀石英器件。同时,国家级创新平台与企业协同发力,如依托 “国家先进石英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”,联合高校、企业攻克 “卡脖子” 技术,企业通过并购海外技术团队建立 “海外研发 + 国内生产” 双循环体系,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将自主技术转化为行业准入门槛。
返回列表